首页 / 资讯 > 正文

谁考察过亲子互动的误区

谁考察过亲子互动的误区

  对孩子同样的行为,父母用不同的养育方式处理就会有不同的反应。父母不同的反应又会进一步影响孩子的后继行为,这就是亲子互动。

  ——教育学博士、教授对谈中国新爸爸妈妈亲子互动的典型方式

  主持人:有一个故事,请大家看完后发表各自的意见。

  刚下过雨,地上有一些积水,3岁的点点正跟着爸爸妈妈往家走。突然“嗨”一声响,点点故意踩进了积水里,鞋子、裤子都弄湿、弄脏了,爸爸妈妈也未能幸免。

  如果你是点点的父母,这时你会怎么做?有两位父母的做法可能代表很大一部分家长对这个问题所持的态度。

  父母A:

  我很生气,会骂点点,还会忍不住打他,谁叫他故意的?如果不加禁止,下次他还会照样做。打骂孩子当然不好,我心里也疼啊,但我觉得还是要严格管教。否则,行为不好很容易惹人厌的。今天我对他严格了,他改了,那对他今后可是受益非浅的。虽然我们也知道3岁的孩子其实就是调皮,可做父母的不能纵容,不是说“3岁看老吗?”

  父母B:

  我会说孩子两句,但不会很在意,毕竟是小孩子嘛,不过贪玩罢了。我们小时候不也做过同样的事情吗?如果他不听,继续这样“恶作剧”,那我干脆不理他,小孩子的行为很多时候你越是被厥拢?他就越得意,越要去干。何况书上不是经常??、3岁是孩子的“第一反抗期”吗?这个时候如果父母硬来,他也会很倔,倒不如干脆不理他,他弄得没意思了,也就不做了。

  主持人:两位父母的做法是否妥当,请华东师范大学的陈教授和上海市科学育儿基地的徐博士给予具体评判。请专家跟大家聊聊,面对孩子的各种行为问题,父母到底怎么做才合适。先看专家给出的第一个观点:

  “积极拒绝”弊端最多

  陈教授:确实像父母A所说,现在就一个孩子,“谁不‘疼’啊?”可不同的父母会有不同的“疼”的方式,尤其在孩子出现“行为问题”的时候。之所以将“行为问题”加上引号,是因为这里主要是指孩子在父母眼里的不好行为,比如,点点的踩水行为。那么从孩子的角度讲,他为什么这样做呢?真的有“恶意”吗?

  其实,“踩水坑”这样的事情很多孩子都会做,或者曾经做过。在孩子眼中,那只是一滩水,是一个不同于“无水路面”的地方,走进去肯定不一样,肯定很好玩。2~3岁的孩子一般只会考虑到“好玩”,而不会去注意“脏”与“他人”的,毕竟其社会性还没有发展得那么好!因此,孩子的本意并无“恶意”,只是一种本能的冲动,他们根本不知道这样做的后果。可一旦成人对这个行为做出了反应,就等于给了该行为一个反馈,根据行为理论,一个行为所产生的效果将决定该行为是否会再次出现。简单讲,就是如果一个行为得到了鼓励,那就可能还会出现;而如果得到了惩罚,则可能降低出现的频率。这里的鼓励与惩罚,决不是简单的表扬或者打骂,而是一种确实能让孩子理解的行为反馈。

  徐博士:我非常赞同陈教授的话,其实孩子最初的行为是无意的,只是出于一种好奇,一种天性,因为我们成人的作用才使得很多行为变得“故意”了。比如,父母A的做法是典型的“积极拒绝型”养育方式,一看到孩子所谓的“不良行为”,就马上采取严厉地打、骂,以为这样的惩罚可以减少孩子的“不良行为”。实际上这种方式弊端最多,许多研究都发现,父母对子女采用严厉惩罚(即“积极拒绝”方式)越多,孩子越可能多地表现出孤独、不关心他人、难以适应外部环境、喜欢冒险等特征,也更容易产生焦虑、担忧及某些强烈的情绪反应。这些负面的体验自然影响儿童身心健康,容易引发不良行为,如退缩、攻击等。具体分析,表现如下:

  (1)“积极拒绝”方式无外乎“体罚、苛求、威吓、虐待、责骂”等手段,非常粗暴,对孩子的肉体和心灵容易留下创伤。孩子年龄越小,越缺乏自我保护能力,越需要安全感,而“积极拒绝”则破坏了孩子“安全感”的建立,使孩子自小对世界产生不理解、不信任感。比如,点点在惩罚后会认为:“我怎么做什么都错啊!我怎么做都要挨打、挨骂!”结果,非但不能改变点点的“不良行为”,还让点点越来越没有了自信,干脆“坏”到底了——你不让我踩,我就偏要踩,反正都是打,还不如多踩两下。这也就是父母B所说的“逆反”。其实,在很多的儿童攻击性行为中,都有父母积极拒绝方式的影子。

  (2)父母在施以惩罚的同时也给了孩子榜样,一旦被孩子认同,孩子会用同样的方式对待他人,结果就不是简单的“踩水”问题了,而是真正的“行为问题”,诸如:打人、挑衅,甚至杀人等攻击性、反社会性行为及情绪问题,如冲动、易怒等。

  (3)这种方式容易给孩子造成伤害。为了逃避伤害,孩子可能采取另一些不当行为,如谎言、外逃等。比如,点点可能会当着父母的面说“不踩了”,可父母一下不在,会更变本加厉地“踩”下去。

  陈教授:徐博士对积极拒绝的分析,正是我前面所说的“惩罚”问题。打骂是一种惩罚,但决不是唯一的方式,更不是适当的方式,最多只能算简单的方式。孩子被“打”后是会变得“乖巧”,是因为他怕“疼”,好汉不吃眼前亏,但孩子到底是“明知而不为”,还是“不明知而不敢为”呢?很多时候,“动武”只让孩子记住了“痛”,而忘记了“为什么会痛”的根本原因;父母只强调了“以后还做不做?”却忘了教“以后怎样做才好”。在这点上,父母B也同样缺乏。

  主持人:看起来,父母B的做法似乎比父母A高明。

  陈教授:对,这也是我们即将谈到的第二种亲子互动典型方式:

  “冷处理”还需“热加工”

  主持人:2~3岁的孩子比较“逆反”,很多时候对他们“硬来”是不合适的。这就好比到了大商场,孩子赖着买玩具,大庭广众,打骂孩子总归不好,倒不如“冷处理”更妥当,干脆不理睬,孩子没了意思,也只好作罢。

  陈教授:“冷处理”确实是改变孩子行为问题的一种常用方法,它强调对行为问题的暂时搁置,既不鼓励、也不惩罚,就好像这个行为根本没发生。行为的延续总是需要“反馈”的,需要一个说法,而“没反应”恰恰让行为摸不清方向,反而会自然消退。比如点点的“踩水”,也许他确实有故意“恶作剧”的成分,如果你骂他,他觉得激怒了你,挺得意;如果你好言相劝,他觉得你注意他了,也有收获。他其实就是要个“反应”,要“引人注意”,这种心理在孩子中很常见。

  但对于孩子的行为并不是“冷处理”就结束得了,一般还需要“热加工”,也就是在孩子没有了或者降低了行为冲动的时候,给孩子讲道理,最好能同时给以“如何做”的具体指导。正所谓“有所破,有所立”,与其让孩子不做什么,不如告诉孩子该做什么。

展开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