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正文

就这样远离自卑

就这样远离自卑

  “妈妈,我是班上最笨的小朋友吗?”女儿文文怯怯地问我。我的担心和隐忧得到了证实。

  文文的爸爸是个对自己的能力充满自信的人。可是童年的他却一度心存自卑,地主出身的“先天不足”使他觉得己不如人,因而对老师和同学唯唯诺诺,没有主见,整天游离于小伙伴之外。爸爸不希望童年的阴影在文文身上再现。因此,给女儿一个自信健康的童年一直都是他最大的愿望。

  文文一天天长大,文静而又美丽,就像一个小淑女。但是让我奇怪的是,才3岁的她在和小朋友玩耍时,竟然知道小心翼翼应对周围的人和事,有时甚至对小朋友近乎讨好。而且幼儿园老师告诉我,在图画课上,因为害怕画不好,她不敢落笔;舞蹈课时,明明跳得很好,老师常让她给小朋友示范,可每当老师教完一个动作,问小朋友谁会,她从不敢举手……

  我心里开始有一丝隐忧,文文该不会真的和爸爸儿时一样有自卑心理吧?

  离群的文文

  让我确认文文自卑是发生在她3岁生日前的一件事。那天我特意提前下班为她买了一件小大衣,准备作为送给她的生日礼物。当我兴冲冲地到幼儿园接文文回家时,透过教室的窗户,却看见她一个人窝在一角,坐在小凳上,眼睛直直地盯着一群正在嘻闹的小姑娘,眼神怯怯的,充满羡慕。我鼻子一酸,赶紧从接孩子的家长中间挤进教室,把她搂进怀里。

  “文文,你怎么不跟她们一起玩?”

  文文把怯怯的眼光转向我:“妈妈,我是班上最笨的小朋友吗?”

  “当然不是,你和其他小朋友一样聪明可爱。”我一本正经地回答她。

  文文疑惑地看着我,一连抛出了几个问题:“那我为什么画不好画?”“为什么其他小朋友不跟我玩?”

  症结在哪里?

  那晚,我辗转难眠。老公幼时的自卑心理虽然在文革后由于家庭出身“摘帽”得到缓解,却一直到高中各方面表现突出才得到根治。由此,他付出了不快乐童年的代价。我不希望文文步父亲后尘,我要帮助她尽快克服自卑心理,越快越好。

  我坚信,自卑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弱点,相反,这个弱点应该与后天成长环境有关。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

  文文的成长环境很简单,几乎就是家和幼儿园之间两点一线。我和老公都是自信的人,平素对女儿宠爱有加,我们想不出文文在家的环境有什么不对。于是,我决定到幼儿园寻个究竟。

  虽然才3岁,文文的幼儿园还是为她所在的小班设置了不少课程:画画、涂色、简单的手工劳作、儿歌、幼儿舞蹈等。我和文文一项项玩她在幼儿园学过的东西:儿歌和舞蹈她很配合,高高兴兴地给我表演。可是提到画画和手工,她就很反感,催得急了,就把铺在面前的白纸一把团起来扔掉。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她对这两个大多数小朋友都喜欢的项目视为畏途呢?

  老师说的一件事情引起了我的注意。

  幼儿园常把小朋友分成好多个小组,每个小组的小朋友合作完成一组画或者手工后,交上去,完成得好的小组就能获得小礼物。文文画画和手工都不好,经常连累她的小组得不到礼物,因此,别的小朋友不愿跟她分到一个小组。

  联想到文文曾经问我的问题“为什么我画不好画?”“为什么别的小朋友不跟我玩?”我有点明白了:问题的症结也许就在这里。文文画不好画,做不好手工,小朋友不愿跟她同组,所以文文就更不愿意动手,她越来越感到孤立,连带着对自己的其他能力也产生了怀疑,怀疑自己笨,怀疑自己不受欢迎。3岁孩童的思维就是这么简单,但是这种简单想法的累积,却很有可能让她形成遇到事情首先对自己不自信的习惯。

  妈妈的花招

  我决定就从文文的画画着手改变她的不自信。我从老师那儿借来教学大纲,看看3岁的孩子都要学会画什么,又跑到书店买来孩子绘画入门的临摹本,准备教文文画画。

  “文文,来,妈妈教你画画。”“不!”文文很干脆地拒绝,一边看她的动画片,头也不回。

  我不再勉强她,却在旁边铺开临摹本和一张大白纸,自顾自地画起来,一边画,一边嘴里念念有词:“这个太阳公公好玩,笑嘻嘻的。”“这个太阳公公更好玩,他要哭了,哈,还有皱纹呢。”小家伙有点憋不住了,开始往我跟前凑。我把自己的成果向她展示:神态各异的太阳公公被我涂得五颜六色,却故意没涂上文文喜爱的红色。“文文,你还能给太阳公公涂上什么颜色吗?”文文不说话,拿了一支红彩笔,很快地涂将起来。等她涂完,我请老公评判,哪一个画得最好。老公心领神会地挑出了文文涂色的那一个。这时再看文文,她已经高兴得两眼放光了。我比她更高兴:哈,小家伙终于上当了!只要开始有兴趣,事情就好办多了。

  接下来我乘胜追击,跟文文约定:每天比赛,我画三幅,她画一幅;每天把画得好的挑出来,贴在墙上。谁先贴满5个,谁就能得小礼物。

  从第二天开始,我每天挑选一幅好玩又易画的画儿,开始和文文比赛。比赛伊始文文画得别别扭扭:圆圈儿画得曲里拐弯,直线画得“战战兢兢”,三角形画得合不上口。我教她一招让她出奇制胜:她可以涂色,用鲜艳的颜色组合取胜。我却只能靠画画的“真功夫”赢她。这个显然不平等的“条约”让她不时也能获胜,而且她的作品贴在墙上,花花绿绿,煞是好看,经常引得她看了又看,喜不自胜。偶尔得到的小礼物也不断刺激她坚持画下去。

  远离自卑

  一段时间后,文文开始愿意动笔了,但是画得不好。这样的水平恐怕小朋友还不会接纳她。我开始给她加码,拿出她的画给她点评:“如果你画的人头小得眼睛鼻子嘴往一块挤了,还装不到这个圆圈里,即使颜色再好,也不能赢。”“如果胳膊老是一只粗一只细,也不能赢。”点评逼得她开始留意画的布局,而这正是大纲对她这个年龄段的要求。她尝到了赢的甜头,已经不愿放弃赢的机会了。这个时候我再慢慢对她提出要求,她也就开始接受,不再抵触。

  画画已经不在话下了,我开始增加难度:不光要画,还要把画的东西做出来。画了一条船,还得叠一条船;画一架飞机,还得叠一架飞机。虽然难度增加,但是有了前一段时间画画比赛的铺垫,文文已经不畏难了。她把自己叠的船和飞机取名“文文号”;她叠的青蛙像模像样,被取名为“青蛙王子”,并在她讲述童话故事的时候派上了用场,作为拯救公主的实物进行演示。

  现在文文画画和手工都是班里孩子的佼佼者了,她还觉得自己很聪明:“妈妈,你看我还能打败你呢。”自卑,就这样不着痕迹地从她身上消失了。今年三·八妇女节的时候,文文郑重其事地送给我一张贺卡,那是一张她自己画的画儿:我和她笑容满面的牵着手,旁边歪歪扭扭写着“妈妈节日快乐”。那一刻,揽着可爱的女儿,我由衷地感到了为人母的幸福……

展开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