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容应对孩子的无理要求
孩子“无理取闹”,父母怒气冲冲,怎么办呢?打?!骂?!哄?!骗?!
晚上,妈妈让两岁的小宝宝上床睡觉。可是,宝宝并不配合,小眼珠滴溜溜一转,笑嘻嘻地拉住妈妈的衣角,恳求说:“妈妈,陪我下楼到外面玩一会儿,好吗?”
孩子在这个时间提出这样的要求,对父母来说,无疑是“无理”的,这时候,父母会怎么办呢?
类型A
妈妈眉头一皱,不容置疑地说:“不行!你看看外面天都黑了,不能出去玩了。现在快点睡觉!”
听到这样的回答,有的孩子可能虽不情愿,但还是听从了妈妈的安排;而有的孩子则可能因此哭闹不止,坚持让妈妈陪他出去玩。
用这种方式,母子都感到不愉快。而且,妈妈如果因孩子大哭而同意陪他下楼玩,那么妈妈前后不一的行为会使孩子学会使用“哭闹”这一法宝。
类型B
妈妈活灵活现地模仿凶恶的老虎,并表现出非常恐惧的样子:“瞧,外面天多黑啊!现在有只大老虎在找东西吃呢!小孩子一出去就被吃掉了!”听到妈妈如此恐怖的描述,孩子马上显出慌张的样子来,迅速把头埋在妈妈的怀中,被妈妈顺利地放进了被窝。
用这种方式,父母感觉很“灵验”,但对孩子而言,他可能会因此而怕孤独、怕黑,以后晚上需要出去时,他可能不敢跟随外出了。这是令父母始料不及的后果。
类型C
妈妈装出生气的样子,对着孩子扬起巴掌:“别闹了,妈妈生气了,要打你了!”
孩子在你的巴掌下,一个人不声不响地去睡觉了。但他并不服气,他的目光中透出怨气,迟早有一天,他会长大,会不理睬你的怒气和巴掌。
用这种方式,父母驾轻就熟,可是孩子只是暂时被你的巴掌“吓唬”住,并与你疏远,除此之外,没有什么意义。
类型D
妈妈温柔地说:“宝宝最乖,现在天已经黑了,应该睡觉休息。等明天爸爸妈妈一起陪你去玩!”
孩子在你的百般哄劝之下,可能安静下来睡觉了,但是他是在你的极度表扬中,怀着一个愿望(明天由爸爸、妈妈陪我一起出去玩)而安静下来的。
用这种方式,在这种时刻进行表扬,会使孩子怀疑你的真诚,有时他甚至故意“不乖”,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如果第二天父母把自己的许诺抛在了脑后,那么孩子以后就不相信你的话了;孩子觉得你在骗他,这对孩子今后的发展来说就非常糟糕了,因为他可能由此学会骗人!
那么,面对孩子的“无理”要求时,父母究竟该怎么做呢?
第一步:寻找原因
对父母来说是“无理”的要求,对孩子而言则非如此,孩子提出下楼去玩,自然有他的原因。听到孩子的要求后,妈妈不妨认真地进行询问:“马上就要睡觉了,为什么还要出去玩呢”。这实际上是给了他一个认识自己、表达自己的好机会。
当孩子说出了他的理由后,父母要认真倾听并分析深层次原因:孩子想出去玩是因为最近父母一直没有陪他出去玩(即使在白天);家里没有吸引孩子的玩具;孩子在家玩的不开心;孩子听到了楼下有吸引他的声音;孩子透过窗户发现了让他觉得好玩的事情。
第二步:共同讨论
父母可以和孩子共同讨论他所列举出来的理由,讨论一下“虽然现在很想玩,但是却到了睡觉时间,该怎么办?”
首先:明确现在到了该睡觉的时间了。外面黑洞洞的,什么也玩不起来。当然,不能仅凭口头的说服,你可以带孩子到窗户跟前往外看一下,让他对“晚上”有真切的体验和感受。
然后:父母和孩子讨论现在怎么办,达成双方都同意的协议。这就需要根据前面孩子列出的理由来进行了,若是因为已经很长时间没有陪孩子出去玩过了,父母就可以陪孩子在家里玩一会儿再睡觉,比如和他一起搭积木、听儿歌或者给他讲故事等,以此让孩子明白确实是因为天晚了才不出去玩的,而不是父母不愿陪他出去玩。
第三步:实践协议
父母遵守诺言,说到做到,既可以赢得孩子尊重,又可以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父母对孩子的尊重协商,能够使孩子在问题解决过程中,体验到如何表达并实现自己的愿望和想法,体验到与他人协商的快乐。
父母有效的处理策略,有利于孩子摆脱“自我中心”,从而有利于孩子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