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代教养”时代赌不起孩子的“心灵健康”
无论在居民小区,还是公园广场,老人和孩子总是不可分割的风景;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爷爷、奶奶带着孙子、孙女生活其乐融融。越来越多忙碌的年轻父母们把孩子交给了自己的父母,社会变迁使祖辈们自然承担起更多对孙辈的教养职责,而“隔代教养”作为近年来凸显的一种社会现象,正在对为数众多儿童的成长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半数儿童祖辈看管,我国进入“隔代教养”时代
城市里行色匆匆的上班族和打工者们,无暇仔细顾及个人的生活,如今与“丁克家庭”伴生的另一种社会现象是更多儿童接受着“隔代教养”。全国范围内一项关于中国“隔代教育”的调查结果显示,全国约有一半的儿童接受着隔代教育,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这一比例更高。
中国传统的家庭观念使隔代教养自古有之,但近些年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变革,生活节奏加快、生存竞争加剧,年轻的父母们对教养子女能够分出的时间和精力越来越少,选择将孩子交由其祖父母教养者越来越多。“隔代教养”已成为我国目前不可忽视的一种社会现象,对为数众多的儿童成长、发育乃至更长时间内的人生成长轨迹都将产生重要的影响。目前这种现象已经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对隔代教养的利与弊,儿童心理和教育专家们的看法褒贬不一,多数人认为,在中国具有传统意义的“隔代教育”具有诸多弊端,比如说祖辈对儿童的溺爱对儿童心理成长构成较大负面影响、祖辈知识面不足使儿童得不到较好的启蒙知识教育等。但也有些专家和学者提出,祖辈丰富的养育经验、人生阅历以及耐心和时间都是不可忽视的巨大优势,这些如果借用得当,对儿童成长是有益的。更有人提出,经济变革与社会发展切不能以牺牲儿童的教育质量为代价,全社会都应该更为关注儿童健康成长的各种因素。
“变色龙”小青青
去年夏天,青青高高兴兴跟着妈妈回到了自己家,可还不到半年时间,爸爸不得不又把她送回外婆家,从小在外公、外婆家长大的青青成了父母眼中的陌生孩子。
父母都在矿山工作,工作地点总是调来调去,从半岁起,青青就被爸爸、妈妈“丢”给外公、外婆抚养。在老人的眼中,青青是个活泼、可爱的孩子,她生性聪明,外公念的故事她一听就记得住,在幼儿园学的舞蹈每天都要给外婆表演,外孙女给两位老人带来无穷乐趣,他们也总是惯着小宝贝,几乎什么事都由着她的性子来。青青5岁时,父母的工作地点总算调到一起,建立了稳定的家,他们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孩子接回身边,给她在城市最好的幼儿园报了名。可是父母的努力并没有换回青青的快乐,没多久,她就闹着不去幼儿园,每天早上,青青总是又哭又闹,就是不肯出门,妈妈不得不一次又一次请假,在家陪着她。
外婆、外公总说青青懂事,可她的异常表现却愁坏了年轻的父母,问题究竟出在哪呢?青青对妈妈说:“我一点也不喜欢新的小朋友,更不喜欢新的老师。”带着疑虑,青青的妈妈来到幼儿园。老师说,青青是班里的新孩子,但也是最孤僻的孩子,她从来不愿意跟别的小朋友一起合作玩游戏,总是独来独往。可是,细心的老师发现,青青也有她活泼的时候,玩拍皮球时,她如果得到自己最喜欢的紫色皮球,就特别开心高兴;学舞蹈时,她总是表现最认真,动作最标准。但如果紫色皮球被别人拿走了,老师表扬其他小朋友跳得好,青青就会一下子垂头丧气,宁愿自己独坐一旁。
在家里和幼儿园的青青判若两人,家里开朗、活泼的她在新环境中却经常表现出孤僻、倔强和嫉妒心强。幼儿园的老师认为,这与青青成长环境中大人的态度不无关系。因为外公、外婆最疼她,总是表扬、称赞和鼓励,从来没有责备和惩罚,这使青青无法接受与别人的合作和竞争,任何环境下只关注自己的唯一性,这样的性格对她的成长有很多不利影响。而像青青一样的孩子在隔代教养的家庭中并不少见,他们表现出的状态应该引起家长和社会的更多关注。
“隔代教养”是利?是弊?
调查显示,我国约有一半的儿童正在接受隔代教养,对于大多数万分重视孩子成长,又十分缺少育儿精力的现代年轻父母们来说,隔代教养究竟孰利孰弊需仔细衡量。众多儿童心理和教育专家对隔代教养的利与弊提出了不同的观点,贵阳市儿童医院儿童心理主任医师关福琴说,大多数人认为,我国传统的隔代教养方式对儿童成长有一些负面影响,需要祖辈和父母在儿童教养中注意和纠正、克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