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簸箕的人
睡前故事卖簸箕的人
传说愚公去世后,自损都遵着他的遗嘱,日夜去移太行、王屋二山。
百代之后,有一个子孙叫愚汉,东躲西闪,没掘过一块泥,没挑过一旦土,不是在家中闲坐,就是在街上闲逛。
一日,他在茶店里正在绕着腿喝茶,忽见街上沸沸扬扬,都说:“移山大功告成了!”
愚汉吃了一惊,慌忙付了茶钱,转到隔壁的山货店里去,买了一副簸箕、一条扁担,向人问了路,三脚两步赶去了。
太行、王屋二山果然铲平了,只剩得大小百十个土墩在那里。
兄弟辈、子侄辈、叔伯辈,还有曾祖、高祖一辈的,何止千万人,掘的掘,挑的挑,忙个不停。
古话说得好:“愚者千虑,必有一失。”这愚汉倒也乖觉,空挑着那副簸箕,去那人缝里乱撞乱钻,哼哼哈哈,也随着众人喊着号子。
众人见他面生,挑着那新簸箕不沾一点土。问他:“你这个汉子是卖簸箕的吗?早来几日,几十副也买你的,如今一副也不用了。去吧,在这里碍手碍脚做什么?”
民间故事郑板桥坐“簸箕”轿
方圆几百里都知道,郑板桥一到潍县就坐了“簸箕”。
当时的潍县是有名的“柴地”,豪门、财主、地痞、流氓串通一气,为非作歹,搅得民不聊生。凡是上任的县官,不是和他们一块儿胡作非歹,就是落一身罪名,赚个不白之冤,被他们挤跑赶走。郑板桥是扬州有名的“八怪”之一,又长得貌不出众,当然明摆着要受“算计”啦。在他到任之前,人家就设好了圈套,单等县太爷一到,就给他来个下马威。
这天,郑板桥到底来上任了,离潍县城还有二十里,就有一抬四人小轿把他接住了。轿夫们又施礼又鞠躬,郑板桥欢欢喜喜上了轿,谁知,人刚进去还没坐定,那轿子就发疯般地“飞”起来了,活像老太婆簸簸箕,左右摇晃,上下颠簸,直把个郑板桥筛得前仆后仰,跳起落下,头上碰出了疙瘩,腚上磕起了饽饽,要不是轿栏遮挡,早从里面抛出来了。
原来,这是豪绅地痞们设下的“簸箕计”,抬轿的都是他们派去的人,而且四人小轿十六人抬,忽跑忽住,乱颠乱颤,换着班地折腾郑板桥,还一边走,一边哼着怪调子:
今日老爷乍到,
先坐簸箕小轿;
往后不听使唤,
拿你乌纱撂高;
郑板桥是个精明人,这其中的“机关”哪能不明白?“哼!瞎了眼的东西,看我饶得了你!”他心里这么想着,两手紧紧抓住轿栏,两眼不住地从轿窗里往外瞅。“有了!”他心里不禁一喜,高声朝外边叫道:“住轿!”轿夫只好把轿下落了,阴阳怪气地问道:“老爷有何吩咐?”
郑板桥走下轿来,用手往右边场里一指说:“那场边堆垛的是何物呀?”
一个轿夫上前答话:“禀告老爷,那叫土暨。”
“暨有何用啊?”郑板桥故意问道。
“老爷熟读圣贤书,这点小小习俗还不知道吗?”那个轿夫有点卖弄地说,“暨,是此地人用来支炕的;炕,是此地人用来睡觉的。”
“好好好!”郑板桥叫道,“快给我把暨抱到轿里,抬到府中给老爷我支炕!”
轿夫们一听,愣啦!另一个赶忙打一躬说:“启禀老爷,府内有专供您安歇的棕子床……”
“呸!那玩意儿老爷我早睡腻了。”郑板桥打断了轿夫的话,“休再啰嗦,一人两个,给我搬到轿中!”
他们心想,不搬就是违老爷之令,治罪不轻呀!只得乖乖听候吩咐,不多不少,一人两个,将暨搬到轿里。这都是些大模子暨,哪一个也得有十来斤,三十二个就是三百斤沉,再加上一个人,可真够抬的!他们一个个压得趔趔趄趄,汗流满面。郑板桥心中暗暗发笑,高声吩咐道:“快颠起来,快唱起来!老爷我就爱坐这个‘簸箕轿’呢!”轿夫们好比“哑巴吃黄连,有苦难开口”,只顾“呼哧呼哧”地大喘气啦!郑板桥却来了精神,他坐在轿里,摇头晃脑地作起诗来:
叫你簸簸箕,
你偏喘粗气;
抬到衙门里,
一人三板子!
轿夫们听了,吓得脸色惨白,再也不敢仗势欺人了。
哲理故事卖草帽的人
从前,有一个卖草帽的人,每一天,他都很努力地卖帽子。
有一天,他叫卖得十分疲劳,刚好路边有一棵大树,他就把帽子放着,坐在树下打起盹来。等他醒来的时候,发现身旁的帽子都不见了,抬头一看,树上有很多猴子,而每只猴子的头上,都有一顶草帽。他十分担心,因为如果帽子不见了,他将无法养家糊口。
突然,他想到,猴子喜欢模仿人的动作,他就试着举起左手,果然猴子也跟着他举手;他拍拍手,猴子也跟着拍手。
他想,机会来了,于是他赶紧把头上的帽子拿下来,丢在地上;猴子也学着他,将帽子纷纷扔在地上。
卖帽子的人高高兴兴地捡起帽子,回家去了。回家之后,他将这件奇特的事,告诉他的儿子和孙子。
很多很多年后,他的孙子继承了家业。有一天,在他外出卖帽的途中,鬼使神差地跟当年他爷爷一样,在大树下睡着了,而身旁的帽子也同样被猴子拿走了。
孙子想到爷爷曾经告诉他的方法。于是,他举起左手,猴子也跟着举左手;他拍拍手,猴子也跟着拍拍手。果然,爷爷所说的话真的很管用。
最后,他脱下帽子,丢在地上;可是,奇怪了,猴子竟然没有跟着他去做,还是直瞪着他,看个不停。
一会儿,猴王出现了,它从树上跳下来,在地上捡起孙子丢在地上的帽子,用力对着孙子的后脑勺打了一巴掌,开口说道:“开什么玩笑!你以为只有你有爷爷吗?”
历史虽有许多惊人的相似性,但毕竟不可重复。人人都可以从过去的事件中汲取经验教训,你能,别人也能,所以不可简单地一味重复过去,机械地模仿别人的经验。
寓言故事卖神像的人
有人雕刻了一个赫耳墨斯的木像,拿到市场去卖。因为没有一个买主上前,他便大声叫喊,想招揽生意,说有赐福招财的神出售。这时旁边有一个人对他说道:“喂,朋友,既然这样,你自己应该享受他的好处,为什么还要卖掉他呢?”他回答说:“我要的是现在马上能兑现利益,这神的利益却来得很慢。”
小故事大道理:那种不择手段地求利,连神也不尊敬的人。
幽默故事卖枣的人
东庄的三个人来到集市,一人提议买枣,另外两个同意了。三人来到一个枣摊前,发现卖枣的汉子见了他们也不招呼,却蹲在那里“嘎巴嘎巴”地吃自己摊子上的枣,一个接一个,还把吐出来的枣核扔得老远,看这样子,不等集散,老本也被自己吃完了。三人见他像是个傻帽儿,便商量着想个法子,白吃他一顿。
于是,其中一人走上前,问:“我们想吃枣,你看这样可以吗,你的枣,我们一毛钱买一个,每吃一个,就把枣核吐在地上,然后你数枣核收钱,成吗?”卖枣的汉子一下子愣住了,因为按市价,一斤枣子才五毛钱啊!
紧接着,只见那人掏出一百元,递给卖枣的汉子,说:“今天我们身上没有零钱,你去把这张钱全换成零的,到时候我们好算账。”卖枣的汉子真老实,他立马拿了钱去换了,全然不知道那三个人打的算盘。
汉子一走,那三人立刻大嚼大吃起来,他们把枣核使劲往远处扔,这样,等卖枣的回来了,他们就可以说自己有事,不买了,枣子他们可一个也没有偷吃——地上没有枣核呀!
三人正吃得美呢,突然,背后一声大喝:“你们干什么?”三人回头一看,只见背后站着一个粗壮的大汉,两手叉腰,正怒气冲冲地瞪着他们!
一人正吃着枣,他理直气壮地说:“我们在买枣吃,关你什么事?”大汉浓眉一横,喝道:“你们不给钱就吃我的枣子,怎么不关我的事?”三人大吃一惊:“你的枣?”
大汉说:“刚才一个人给了我五十块钱,让我去换成零的,说是吃一个枣子一毛钱,按枣核算钱。我换钱回来,那个人不见了,却看见你们在这里吃我的枣子,今天你们要是不给钱,就别想走!”大汉说着就抄起了扁担……
励志故事卖馒头的人
在一系列失败的投资之后,他赔掉了所有的财产。得知他破产的消息之后,未婚妻立刻离开了他,昔日勾肩搭背口口声声愿意两肋插刀的朋友们也都销声匿迹。人生的悲欢,他在一夜之间都经历了。
人们议论着这个昔日的青年才俊,为他的经历感慨不已。他的精神看上去已经彻底崩溃了,大伙儿摇着头叹息着———这个人,完了!
然而,几个月之后,人们惊奇地发现在路边出现了一个卖馒头的摊位,而摊位的主人就是他。现在的他消瘦了很多,年纪轻轻的却长出了少许的白发。可想而知,他的身心都经历了巨大的折磨。可是人们也发现现在的他仍旧像开公司时一样挺直着腰板,大方地和每一个客人打着招呼。
自从他卖起了馒头之后,大家经常绕路来他这里买馒头。人们来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买他那香气腾腾的馒头,更是为了见识一下一个男人的骨气!
后来,他就靠着这个小小的馒头摊起家,开办了一家食品公司,再次成为了这个城市的风云人物。
在电视台录节目的时候,主持人问他为什么能够熬过那段最艰难的时光?他的眼里闪着泪花:任何时候,我都不想失去做人的尊严!
一个有尊严的人,谁也无法将他击败!